王新宇:文庙旧书摊首位网络达人

新民晚报2014-01-03 16:43:00

年纪不大的王新宇对碑帖真假几乎能立马分辨 杨建正 摄

王新宇在这块汉代古砖上拓下了难得的精美篆书

经过多年潜心钻研,王新宇汇编了多本碑拓集

子承父业,王新宇教儿子学习制作碑拓

双休日在家,难得有空的王新宇与儿子玩上一回“赛马”

  本报记者 曹刚 文

  王新宇,38岁,酷爱古籍善本与碑帖拓本,是文庙旧书市场最早的网络达人,也被誉为国内墓志拓片收藏最全的爱好者。虽然收藏比较冷门,并不会带来高额回报,但热情始终不减。他十多年来坚持“以藏养藏”,创立小店“履薄斋”,立志填补墓志拓片研究的空白。

  淘宝少年爱去文庙

  初中毕业后,17岁的王新宇顶替父亲参加工作,进入上海鼓风机厂。

  早早离开校园,却在厂区与古书结缘。“有一次单位图书馆处理一批旧书,我正好看到,花一毛钱淘了一本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南宋诗话集。”时隔21年,他仍记得书名:《诗人玉屑》。

  王新宇说,自己从小酷爱历史和文学,相关科目考试总是名列前茅。再次翻开旧书,又重拾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。同事建议,既然有此爱好,不妨去文庙看看。

  到了文庙旧书市场,他好像老鼠掉进米缸,流连忘返。第一次去,就花大价钱买了一套民国线装书《封神演义》。“一套45元,当时每月工资才300多元。”

  那两三年,他几乎每周都去文庙,最喜欢绣像小说,但受财力所限,只买了几套收藏。

  网上结识全国同好

  1994年,19岁的王新宇因服兵役暂别文庙,4年后复员回沪,立刻重投“老朋友”的怀抱。此时,正值互联网刚刚在国内兴起,头脑活络的王新宇成为朋友圈里最早的网虫。

  在人头攒动的文庙旧书市场,年长者居多,懂得网络营销的,寥寥无几。年轻,是最大优势。他先是在文庙摆地摊,叫卖家中旧书,再转购自己钟爱的古籍善本。随后,他把生意搬到了网上,成为旧书摊首位网络达人,将文庙货源借助网络推广到全国,既缓解了拮据的经济状况,又结识了全国多位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
  十年前,受一位吉林碑帖爱好者的指引,他从古籍进入碑帖世界,从此一发而不可收。如今,他一共收藏了500多本绣像小说和3000多张墓志拓片。

  墓志拓片全部非卖

  将碑碣石刻上的文字传拓到纸上,或装裱成轴,或装订成册,统称“碑帖”,融合书法、诗词等古典文化,已有千百年历史,广受文人墨客的青睐,与书画、瓷器和玉石相比,目前属于冷门收藏门类。“碑帖颜色单一,只有黑和白,不像其他收藏那么五彩缤纷,再加上岁月的斑驳锈蚀,有些字迹已模糊。”王新宇说,令他深深着迷的,却正是那些饱经沧桑的墨色、纸质、书法神韵,甚至点点石斑……

  各类碑帖中,他偏爱墓志拓片。建国以后发掘的、散落在民间的,收集了3000多张,全国无人能出其右。“涵盖了唐朝所有年号,都是非卖品,出价再高我也不卖。打算过几年出一本书,国内这方面研究还是空白。”王新宇介绍,拓片本身包括很多书法家的真迹,可供临摹;而细读墓志铭的内容,还有助于考证历史、还原真相。

  “以藏养藏”如履薄冰

  2年前,王新宇从鼓风机厂辞职,全身心投入古籍和碑帖收藏事业。集中财力选择佳品的同时,将其他藏品推向市场,“以藏养藏”。

  今年10月,做了十多年网络生意的王新宇,在聚奇古玩城租下一间店铺,有了实体店。在背后默默支持多年的妻子,总算可以喘一口气。“以前家里很乱,善本和碑帖都堆满了,她总也收拾不完。”

  店名“履薄斋”,取“如履薄冰”之意。“希望时刻提醒自己,做这一行必须小心谨慎,讲究诚信,否则牌子很容易会被砸掉。”

  对大多数人而言,碑帖真伪难辨。“翻刻作假,仿冒前朝,自明清时就有。”王新宇分析,目的有两种:一为临摹,让碑帖广为流传;二为忽悠,欺人敛财。“这个圈子小,全国收藏爱好者不足万人,更要求我慎之又慎,否则忽悠一次,就会少一个朋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