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本道:淘书之乐
光明日报2014-01-08 22:38:00
在我居住的小城东隅,有座建筑风格不俗的美术馆,正前方是一处宽敞的文化广场。假日里,我常与友人到此参观各种展会。久而久之,广场边缘的几个旧书摊吸引了我的眼球。那几个书摊都不大,约十几平方米一个,比邻而居。书是三教九流,五花八门,无奇不有,而买主却甚为寥寥。
文人与书总是有着不解之缘,自从发现了这几个旧书摊,文化广场周遭的一切——歌台舞榭、酒肆茶楼都淡出了我的视野,就连美术馆内的展品也不急于去看了。每次路过此地,老远的就直勾勾地眺望,若有旧书摊的影子,便直奔前去淘书。我的淘书,并无明确的目标和指向,有时只是为着感受一种故纸的芬芳,享受一下翻阅旧书的好奇和情趣,那些曾经出入过众多人家,因不同原因被静静摆在地摊上的旧书,常常让我感受到手泽之沧桑。
光阴荏苒,我几年间的淘书经历美不胜收,时而因意外淘到一本心仪已久的旧书而喜形于色,爱不释手。我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有引经据典之处,需要查阅原著,让我颇为惊喜的是,正是在旧书摊上发现了岳麓书社1985年版的《中国旧诗佳句韵编》。七八百位诗家的佳句,以民间流行的十三辙方式,依韵部次序汇为一册,这对写作者检索佳句出处及上下句含意提供了极大方便。还有两部旧书我已经买到手里一年多,至今捧读还兴奋不已。两部书均出自中华书局,且都属竖排繁体字的精装本,一部是清代张应昌编,1960年版的《清诗铎》(上下两册),另一部是著名学者叶恭绰编,1952年版的《全清词钞》。多年来,我自知对清代诗词的研习既缺乏广度又无深度,属自身知识构成的短板。买到这两部书后,放在案头、枕边,时常信手拈来,对弥补以往知识的断层实在善莫大焉。还有一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孟超先生所著《金瓶梅人物论》,这本书尚属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述《金瓶梅》众多人物的著述,是孟超先生1948年旅居香港时所著,在香港《文汇报》连载,并配有著名画家张光宇先生的50多幅插图。
淘书的乐趣,绝不在于其价格的便宜,而是眼前的旧书氤氲成的氛围,会让人重温过往纯真岁月中美好生活的片段。淘到的旧书中,有的是多年前就心仪,只是因种种缘由没能及时得到的,如《郭小川诗选》。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,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花上几元钱去买一本课外书,毕竟还是一种奢侈。如今,尽管对郭小川的诗大多已经很熟悉,但将这渴盼已久的书重拥入怀,自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。淘到一部书,心情有时也是复杂的,翻开扉页,常常看到某单位图书馆的印章依然清晰可见,有的还夹着留有记录的借阅卡片,令人唏嘘!
每当淘来旧书,无论这书有着怎样污损的书页和残破的封皮,我会首先用半干的毛巾擦拭一遍,再用浆糊修补破损的书脊、书页,封面破损严重的还可重新包个书皮。这些书,规格不等,字体各异,形形色色的排版、装帧,摆放在一个专用的书橱里,真有种素面朝天的从容淡雅,那因年深日久而略微发黄的书页上散放出的淡淡墨香,总会像陈年老酒一般,让我神驰心醉。(作者为散文家,辽宁作协副主席)
文人与书总是有着不解之缘,自从发现了这几个旧书摊,文化广场周遭的一切——歌台舞榭、酒肆茶楼都淡出了我的视野,就连美术馆内的展品也不急于去看了。每次路过此地,老远的就直勾勾地眺望,若有旧书摊的影子,便直奔前去淘书。我的淘书,并无明确的目标和指向,有时只是为着感受一种故纸的芬芳,享受一下翻阅旧书的好奇和情趣,那些曾经出入过众多人家,因不同原因被静静摆在地摊上的旧书,常常让我感受到手泽之沧桑。
光阴荏苒,我几年间的淘书经历美不胜收,时而因意外淘到一本心仪已久的旧书而喜形于色,爱不释手。我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有引经据典之处,需要查阅原著,让我颇为惊喜的是,正是在旧书摊上发现了岳麓书社1985年版的《中国旧诗佳句韵编》。七八百位诗家的佳句,以民间流行的十三辙方式,依韵部次序汇为一册,这对写作者检索佳句出处及上下句含意提供了极大方便。还有两部旧书我已经买到手里一年多,至今捧读还兴奋不已。两部书均出自中华书局,且都属竖排繁体字的精装本,一部是清代张应昌编,1960年版的《清诗铎》(上下两册),另一部是著名学者叶恭绰编,1952年版的《全清词钞》。多年来,我自知对清代诗词的研习既缺乏广度又无深度,属自身知识构成的短板。买到这两部书后,放在案头、枕边,时常信手拈来,对弥补以往知识的断层实在善莫大焉。还有一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孟超先生所著《金瓶梅人物论》,这本书尚属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述《金瓶梅》众多人物的著述,是孟超先生1948年旅居香港时所著,在香港《文汇报》连载,并配有著名画家张光宇先生的50多幅插图。
淘书的乐趣,绝不在于其价格的便宜,而是眼前的旧书氤氲成的氛围,会让人重温过往纯真岁月中美好生活的片段。淘到的旧书中,有的是多年前就心仪,只是因种种缘由没能及时得到的,如《郭小川诗选》。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,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花上几元钱去买一本课外书,毕竟还是一种奢侈。如今,尽管对郭小川的诗大多已经很熟悉,但将这渴盼已久的书重拥入怀,自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。淘到一部书,心情有时也是复杂的,翻开扉页,常常看到某单位图书馆的印章依然清晰可见,有的还夹着留有记录的借阅卡片,令人唏嘘!
每当淘来旧书,无论这书有着怎样污损的书页和残破的封皮,我会首先用半干的毛巾擦拭一遍,再用浆糊修补破损的书脊、书页,封面破损严重的还可重新包个书皮。这些书,规格不等,字体各异,形形色色的排版、装帧,摆放在一个专用的书橱里,真有种素面朝天的从容淡雅,那因年深日久而略微发黄的书页上散放出的淡淡墨香,总会像陈年老酒一般,让我神驰心醉。(作者为散文家,辽宁作协副主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