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土纸本《战时的苏联》

合肥晚报2014-04-10 21:27:00

  花冲公园里每个星期天上午都有旧书市场,我只要在家,都要去逛逛的。

  这本《战时的苏联》(上图)就放在一个旧书摊上,红色的封面,一看给人的感觉就很老。我蹲下身子拿在手上翻翻,由于年代久了,书显得很脆弱,我拿在手上都不敢用力翻看。

  我淘过不少旧书,但这种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,感到有点稀奇。问老板要多少钱,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子,卖旧书也好多年了,他开价要20元,我嫌贵放下了,又到别处去逛。旧书市场逛完,腋下已夹了七八本书,时间已不早了,一些人开始收摊了。我又想到了这本《战时的苏联》,就匆匆地赶回来,还好,老板没有收摊,书还放在那里,老远就看到了,我把书拿在手中认真地翻了翻,虽然品相上差点,但还算完整,已经不容易了,经过讨价还价,最后以10元成交。

  回来家里,先是找块小毛巾,把书上的灰尘擦拭一下,然后拿到阳台上去晒。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,大红的底色,上面一块白色印着“战时的苏联”,梁纯夫编译,五十年代出版社发行,底下是一个白线框出的红五星。字都是繁体,从右到左的排列。内页蓬松,既不像宣纸又不像新闻纸,有些地方还透出细细的草纹,字是竖行铅印,有的纸页上文字已经掉了。翻开扉页,里面是几张印刷的图片,颜色已经褪了,有斯大林的挥手照片,工人、农民的照片等,目录可分为:资源、工业和农业的动员、人民的奋勇参战、民族团结、宗教问题、作品与作家、戏剧音乐电影等,内容都是红色的,封底是出版社的图书广告。

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迷惑是它究竟是什么版本,翻看《版本杂谈》一书,原来这是土纸印刷的版本。在版本学上,行家根据印刷用纸,把书分为白棉纸本、皮纸本、开化纸本、牍背纸本等,但土纸本恰恰是以其纸质的粗劣为特征的,被版本学家作为一种形态特别提出。作者说,“土纸印刷首先是在抗日战争时期,在日伪严酷的军事、经济封锁之下,出版用纸严重短缺,不得不以民间生产的土纸印刷书刊;正是这种鲜明的时代印记,造就了土纸本特殊的版本价值。土纸本的品种与印量,相对较低,抗战胜利之后的数十年间,又因其纸质粗劣而不被重视,大量遭淘汰销毁,如今存世就格外稀少。”尤其以抗战时期的红色出版物土纸本为珍贵。但三年困难时期的再生土纸本,只能作为劣质书看待了。

  看完解释,我恍然大悟,原来我淘到了一本好书,“填补了一项空白”,我爱不释手了,小心地把书装进塑料封里。